close

IMG_9597  

廟方資料~

該廟由鄭成功在明永曆十七年(1662年)攻下普羅民遮城後改建德慶溪口的「媽祖寮仔」而成,當時稱「開基媽祖廟」,其蓋廟的磚頭是他第二批自廈門來臺的艦隊所運來的。廟內供奉一尊刻製於崇禎十三年(1640年)的媽祖像,是當年隨著鄭成功艦隊來臺的,故俗稱為「船仔媽」。
進入清朝統治後,改稱為「開基天后宮」。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時,時任福建分巡台灣道的蔣允焄捐修該廟,使其更具規模。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時,臺灣府知府蔣元樞又予以修建,使之成為一間三進的建築,並贈與一尊「傾聽觀音」在新建的後殿供奉。這尊觀音乃蔣元樞所獻的「府城三大觀音」之一,另外兩尊則在祀典武廟與大天后宮中。之後歷代亦有所修建。
日治時期,在日本大正十五年(1926年)時因廟宇年久失修,故境內居民們集資重建。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該廟受盟軍轟炸而毀損甚重,於是在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進行重修,而六十七年(1972年)時,該廟有所改建,增添了繁複的表面裝飾而成今貌。

轉載於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6%8B%E5%9F%BA%E5%A4%A9%E5%90%8E%E5%AE%AE

 

參訪感想~

選在跟著太平媽北上參加忠順廟保儀大夫聖誕遶境的今日寫下這篇網誌,給自己一點特殊紀念意義。

在參訪的第一日,正好是農曆3月23日媽祖聖誕,故我將大天后宮及小天后宮都安排在同一天,跟媽祖說生日快樂!雖然同為媽祖生日,有別於人來人往的大天后宮,來到這總是多了一分寧靜的感覺,廟宇的格局也是我喜歡府城廟宇的感覺,廟面不會太大,是一座有前殿跟後殿縱深式的廟宇。媽祖是海上守護神,以前大部分的媽祖廟也會在海邊不遠處,這間也是,當初這邊可是德慶溪流入台江內海的出海口呢(點我看德慶溪)

話說我本來要求取香腳跟香火的第一間廟宇是大天后宮,也跟媽祖請示OK了,無奈大天后宮參拜的人太多了,工作人員很忙碌的依直收香,香爐內的香大概燒一半就收走了,我也不好意思要工作人員特別等香燒完留香腳給我,所以後來只好跟大天后宮的媽祖說謝謝祂的好意,但現實因素不允許,所以就改到小天后宮來求,也順利求得了。

來到這間媽祖廟可以看到媽祖各種慈祥又很有古味的法像(萬曆媽祖、崇禎媽祖)、又可以看到很現代的打扮(拿LV包包的媽祖),不過包包太貴重收起來了,可以看看廟裡的剪報。


參訪特色 ~

1.崇禎、萬曆媽祖

2.廟門那對龍柱

3.後殿觀音法像(忘記拍了>.<)


鎮殿金面媽祖雕塑於明鄭時期(十七世紀初)同時期還有另一媽祖神像奉祀於鄭成功母親田川氏的故鄉日本長崎「崇福寺」。

崇福寺連結

IMG_9553  

 

萬曆媽祖~雕奉於明萬曆年間的軟身開基媽(400多年了)

IMG_9556  

 

崇禎媽祖~背面刻著"崇禎庚辰年間湄州雕造"(300多年了)

數位典藏影片

IMG_9527  

IMG_9568  

 

 

萬曆媽副駕~擔負起出轎的任務,座椅採用了「茄苳入石榴」的鑲嵌法

要看LV包請點我

IMG_9544  


宋代媽祖寶像(置於後殿)

IMG_9564  


待我聽來~

IMG_9530  

IMG_9563  


待我看來~

IMG_9554  

IMG_9562   


嘉慶十三年清朝文人林朝英所題之古匾

IMG_9567  


就是要這種小小的感覺

IMG_9572  


吃辦桌也是可以很美觀的!!

IMG_9600IMG_9601    



檢視較大的地圖 


更多相片點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j7166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